师资强,则学校兴——湖师院着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本报记者 鄢祖锋 去年,湖师院投入1600余万专项经费,用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10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0人、博士7人、硕士76人。同时积极鼓励本校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深造,目前共有70名教师在外脱产进修。 今年以来,7026威尼斯官网人事处已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余份应聘资料,硕士学以上的应聘者有1700余人,其中不乏学有所成的教授和学科带头人。是什么优厚待遇吸引了如此之多的应聘者?学院人事处沈建民处长解释说,湖师院几年来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出台了一系列引进人才、重用人才的优惠政策,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吸引了大批慕名前来的应聘者。战略眼光 湖师院于1999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当时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师总量偏少,高层次人才比例偏低,学科带头人缺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一所原本以师范教育为主的专科学校如何实现向综合性本科院校成功转型,在日趋激烈的高校竞争中谋得自己的发展空间,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呢? 湖师院以战略眼光,提出了“发展为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于2001年召开首次师资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实施“345人才工程”,即到2005年,拥有300名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教师,40名省、校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0名教授。学校建立了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成立由学院书记、院长挂帅的“校师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亲自抓;还专门成立了师资人才工作办公室,重点做好全校人才发展规划和引进培养工作。去年,学院院长与下属各二级学院院长签订《引进教师目标责任制》,以“军令状”的形式分解落实人才引进指标。 有了充分的准备,湖师院大规模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工作进展相当顺利,现已有教师54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10人,拥有硕士、博士学历的教师206人,初步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如今学院又启动了“双百人才工程”,即到2007年,拥有100名教授,100名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舍得投入 去年,湖师院对引进的教授每人给予购房补贴25-50万元,安家费3-10万元,科研启动费2-15万元,并享受校内关键岗位津贴;对引进的博士每人给予购房补贴20-30万元,安家费1-5万元,科研启动费2-8万元;对引进的硕士每人给予购房补贴11-14万元。对于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重点人才,除从优享受上述政策外,还可以根据学科建设需要提供相应的科研实验经费、工作室并配备助手。 湖师院近几年大规模扩张,建设资金非常紧缺,但依然优先确保人才工作专项经费,在去年投入1600多万元后,今年又将投入2000万元,继续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学校同时花巨资实施“中青年教师硕士化计划”、“高层次人才梯队培养计划”、“教授培养计划”,大量选派教师到国内外重点高校攻读硕士、博土学位和做高级访问学者。沈建民说,硬件设施会折旧,而引进的人才将不断升值,学校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大投入非常值得,具有战略意义。 湖州市委、市政府同样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02年为湖师院引进教师提供了潜庄公寓优惠房,解决了引进人才的安居问题,最近又出台了高层次人才买房公积金贷款优惠政策,人事、教育等部门为引进人才审批建档、为引进人才子女入学构筑起“绿色通道”。创设平台 湖师院四年来办学规模快速扩张,校园面积从450亩增加到1600亩,全日制本、专科专业已达34个,涵盖了九大学科门类,基本建立了综合性高校的学科专业框架,今年下半年在校生将超过1万人,初步实现了由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由师范教育为主到综合性本科院校的两大转变。中长期的目标是创建综合性、教学研究型的湖州大学。良好的发展前景使各类人才坚信,湖师院是一个创业的好地方。 在不断改善各类人才工作、生活条件的同时,学校把重点放在拓展他们的事业发展空间上,做到任人唯贤,人尽其才。10个下属学院中有3名院长是引进人才;近两年提拔任用的中层干部中,就有12人属于刚引进的人才;在6名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和省高校学科带头人中,引进人才占了一半。2002年引进的于少英教授原是内蒙古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劳模、硕土生导师,来校不久很快就被聘为理学院院长,由她负责的理论物理学科已成为省重点扶植学科。 为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出台《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制度》,实行优劳优酬,让“富裕的脑袋”也有比较“富裕的口袋”,岗位津贴向高层次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 正如人文学院刚引进的蒋瑞博士说的那样,湖师院作为新兴的大学,陈规陋习少,人才有了更为自由的发展空间,其强劲的发展势头、灵活的机制和日益浓厚的学术氛围是对各类人才最具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