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2日,《湖州日报》A06—视点新闻版以《学生成“主角”市民也“追星”——走,到湖州师院听音乐会》为题,报道威尼斯官网艺术学院每周一场的免费音乐会。全文如下:
本报讯 交响音乐会、民乐音乐会、舞蹈专场演出、独唱音乐会、合唱音乐会……每周一场的免费音乐会,只要走进湖州师院艺术学院的音乐厅就可以享受。
翻开湖州师院音乐厅的活动记录,清楚地记录着从2008年至2010年, 3年不到的时间内,共举办各类演唱会、舞蹈表演、音乐会等近200场,平均下来,每周就有一场艺术活动。频繁的艺术活动,日渐提升的专业水平,吸引了更多的市民来欣赏,也培养了一群铁杆“乐迷”。
又逢五月音乐季,走,一起去湖州师院欣赏艺术。
“音乐会,我们自己办”
以组合的方式,自由选择4个人成为一组,共同完成一场演出,这是湖州师院艺术学院的毕业生论文,更是毕业作品展示。
开一场演唱会,对于即将毕业的胡莉莉来说,已经是件驾轻就熟的事情,更何况是4人合唱一台戏。经过几周的选歌、排练和磨合,属于胡莉莉和其他3名学生的音乐会在音乐厅精彩开唱,她们用歌声为自己4年的大学艺术生活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早在去年6月,胡莉莉就举办过个人演唱会。“在学校学了3年,又跟着合唱团参加了许多场大型演出,积累了不少的演出经验,就想着能不能办场个人演唱会,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和音乐实力,没想到还真办成了。”凭着一股执着与热情,在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 2010年6月9日,胡莉莉独唱音乐会在音乐厅拉开了序幕。优美清新的歌声,征服了台下的听众。
胡莉莉的信心与实力,来源于艺术学院的团队建设。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实现专业训练的经常化,2007年下半年以来,艺术学院陆续建立了合唱团、舞蹈团、民乐团、艺术团、爱乐实验交响乐团5支团队,聘请上海专家为客座教授,指导团队每周进行1至2次的专业训练。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专业比赛,形成了开展专业训练提高技能、参加专业竞赛提升水平的学习氛围。
团队建设让每一名学生都找到了适合的舞台,为了在这个舞台上演一场好戏,他们都铆足了劲,不错过任何一次训练,不放弃任何一个演出机会。“练琴练破了手指,练歌练哑的嗓子,练舞练得淤青,那是经常的事,但从没看到一个同学因此而放弃。”大三学生小刘说,几乎每一名学生都给自己设定了同一个目标——在大学4年中,办一场属于自己的艺术展。“团队成立后,学生训练的机会多了,参与正式演出的机会也多了,不少学生就筹划起了自己的音乐会。”辅导员陈龙说,一些学生喜欢单打独斗,更多的学生喜欢结伴演出,同一个老师带的学生或同一个班的学生经常组织汇报演出,只要努力,办音乐会并不只是一个梦想。
如今,学生的这个梦想正在渐渐实现:吕肖艳音乐会,张晓芳个人音乐会,董吟音乐会,吴佳华、王莹、章瑜汇报演出,安晓梅老师学生音乐会, 060634班级毕业音乐会……越来越多的学生站上了音乐厅的舞台,办起了人生中的第一场音乐会。
铁杆乐迷爱“追星”
“这段时间演出挺多的,我去看过几场学生的毕业作品展,有民歌会,有钢琴独奏,真不错,都比得上专业水平了。”说起湖州师院艺术学院的艺术活动, 70岁的田老师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
田老师已经退休,与艺术学院的结缘是一次偶然。 2008年,就读于湖州师院的孙女给他带回了一个消息,学校要举办校庆书画展,这让热爱书画的田老师可高兴了。湖州师院校庆当天,他在艺术学院一楼的展览馆里流连忘返。
之后,每逢有书画展,孙女总会通知他。到艺术学院的机会多了,田老师发现音乐厅挺热闹,时常有演出。渐渐地,他还迷上了音乐会。“书画展出毕竟少,音乐会就不同了,经常有,独奏音乐会、民歌会等等我都爱看,最喜欢的还是交响乐团的演出。” 2009年,艺术学院成立交响乐团后,田老师就成了第一批的铁杆“乐迷”。乐团每一次的公开演出,他都会到场,对乐团里的每一名乐手更是如数家珍。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田老师还把艺术学院的演出推荐给了老年大学的同学,隔三岔五便约上三五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去欣赏。
新年音乐会、专场音乐会、高雅艺术进校园、汇报演出……艺术学院的音乐会形式多样,档次不断提高,逐渐培养了一支铁杆的市民乐迷队伍。“我挺喜欢音乐,年轻的时候参加过单位的合唱队。之前,湖州的音乐会很少,上了年纪也不想东来西去地看表演。还好,这几年湖州师院的音乐活动挺多,不管学校请的外地乐团,还是学校老师、学生的演出,只要有空我都去看,看得特别过瘾。” 60多岁的吕阿姨住在湖城华丰小区,是艺术学院音乐会的常客,有合适的音乐会,她总不忘带上读小学的孙女一起去。
市民也能当主角
“朱书记,不好意思,又要来麻烦你了,上次说起的快板初稿好了,请你斧正。”“我们想搞一台晚会,能不能请个老师帮忙指导几个节目?”……星期一一早,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朱全德的办公室里来往的客人就不少,大部分都是找他借“艺术细胞”的。
在这些借“艺术细胞”的人中,有的看重的是教师的专业技能,希望帮忙地方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有的看重团队表演能力,希望为当地文化活动增光添彩;更有的直接“挖角”,挑起了学院的优秀毕业生。
“艺术团队成立以来,多次参加省市重大演出,获奖无数,打响了艺术学院的牌子,来进行艺术合作的人就更多了。”朱全德介绍, 5支艺术团队成立之后,不仅以音乐厅、展厅为主要的展示交流平台,举办了几百场各类专业或非专业的艺术文化活动,而且走出校门,多次在全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歌咏大会、红五月歌会等重要场合演出。
在输出“艺术细胞”的同时,艺术学院自觉承担起了挖掘市民“艺术细胞”的重责大任。 2008年7月, 23名来自安吉县迂迢村的竹乡农民书画家在艺术学院举办了他们的作品展; 2010年1月,警营画家应有良个人国画作品展在艺术学院展出……
“接下去,我们和一些企事业单位文化共建,帮助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挖掘有艺术潜力的人才。”朱全德说,学院正在筹备以企事业单位员工为主体的艺术展,希望完成普通市民的“艺术梦”,让越来越多的市民从艺术的“看客”成为艺术的“主角”。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7026威尼斯(中国)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