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6威尼斯官网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为师者说(2)孜孜不倦为师路 初心不改十四载——记第六届“陆增镛教师奖”获得者吴卫华老师(图)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9-09-02

        作为一名师范生,当一名高校教师是吴卫华老师长久以来的人生理想。他如愿以偿地进入威尼斯官网工作,成为传播系最早一批教师中的一员。十四载春秋悄然流逝,吴卫华老师初心不改,立足于教师角色,以学生为本,成长为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斐然、深受同学敬爱的高校教师。“这十四年不仅是我个人成长的过程,还是学校迅速发展的历程,我很荣幸能够去见证它”,吴老师感慨道。

吴老师和他的教学事业
        自入校以来,吴老师已经连续做了11年班主任,一共送走了四届学生。吴老师说,在不影响课堂纪律和教学实施的前提下,老师应该和学生关系亲近些。“但要记得师生关系不等同于朋友关系,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也存在区别。”班主任与家长的角色有些类似,学生生病了要及时去探望,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情况,事务琐碎,辛苦却很值得。吴老师的前三届学生就业率高达100%,他对此很满意。毕业季时,学生的就业工作需要班主任加以引导。比起临阵磨枪,吴老师认为师生间的良好关系更应该通过平时的沟通交流建立起来。不光是在校的学生,已经毕业的学生也和吴老师保持着联系,这份师生之情历久弥深。
        高校是传播知识和生产知识的共同体,因此,高校教师需要兼顾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工作,并使之相互促进。吴老师始终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通过书本、讲解、实训等多种方式渗透性地教学,不断输入外界知识,决不照本宣科。学好课堂知识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单纯接受的被动式学习是不可取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该根据学科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针对广告学这类应用性强专业,吴老师认为,教师仅仅上完课是远远不够的,多去接触行业很有必要,要把行业当前的最新动态以及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带进课堂。同时,他也鼓励同学们在课堂之余主动学习,积极参加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在时间和精力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关注学科热点和学术前沿。
吴老师和他的科研工作
        科研是教师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能为完善课堂提供新的角度,并且有助于教师的自我提升。吴老师表示,教授科研过程中获得的新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通过科研来弥补教学上的不足之处也行之有效。谈及漫漫科研之路,他坦言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冷板凳”、“淬炼”和“正能量”是吴老师用来形容教师的三个词语,也时常用它们勉励自己。“教师一定要坐得住冷板凳,教学和科研的过程都是对我的淬炼,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我都不愿被负能量击垮!”     
        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和发展瓶颈以后,吴老师一直在努力地提升自己。2016年,他成功考取苏州大学博士,进入传媒学院深造,通过进修来充实自己。众所周知,专业级别的核心期刊杂志对作者的理论功底要求很高,这是发表文章绕不开的问题。读博期间,他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和期刊杂志。“导师在关键时刻提出的、直击关键领域的点播对我的学术发展非常重要,真的是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吴老师对此感触颇深。掌握选择研究角度的方法,特别是了解学科应用性与深入研究的具体结合点,使得吴老师在科研工作上如虎添翼。

大家眼中的吴老师


吴卫华老师与学生合影

        在毕业六年的陈军义同学眼中,吴老师是良师,是益友,更是人生导师。
        吴老师上课时认真、严肃,知识面广,阅历丰富,会在课堂上联系实践的角度来教学,不属于“学究派”一类。在和同学们相处时,吴老师也很“接地气”,大家相处得很愉快。在校期间,陈同学和几位同学在校外创立了一间工作室,是一家兼营广告代理和营销的咖啡店。吴老师一直都很支持学生创业,将他们介绍给湖州广播电视台承接相关业务,为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帮助。
        经吴老师推荐,陈同学毕业后留在湖州广播电视台实习,工作一年后进入浙江广播电视台。现在每次回湖州,陈同学都会去看望吴老师,两人平时也常有联系。陈同学在吴老师的引导下走上广播电视台、广播金融媒体及相关行业的发展道路,每当遇到人生中的重大抉择性事件时,他还是会向吴老师请教。
        “从在校时的实习,到毕业后第一份正式工作,再到后来创业,吴老师一直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陈同学说,“吴老师就是我的人生导师。”
        在吴卫华老师的同事杨晓老师眼中,吴老师负责广告专业的教学工作多年,热情直率,不摆架子,深受学生欢迎。“吴老师很有想法,担任传播系主任时,工作非常出色”,杨老师肯定地说,“他很自律,不管是教学、科研、还是读博深造,都能将自身发展和生活规划得很好”。
学生记者:金君雅、沈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