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学者,慎思笃行问道;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在湖师校园里,有这样一个优秀群体,他们精心施教,他们潜心学术,他们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他们是桃李芬芳的“大先生”。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校网推出第九届“陆增镛教师奖”获奖教师系列报道,激发奋进力量,用实际行动助力高水平“湖州师范大学”建设。
丁志丽,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营养与生理,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百万级横向项目1项,农业部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以及市自然科学资金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和一级刊物20多篇(其中SCI一区TOP 5篇),科研成果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2/15)和校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1/4)。获得“湖州市1112人才工程”后备人选、“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校三育人先进个人”,以及“浙江省生命科学竞赛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丁志丽老师
潜心科研,传承学术
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以及浓厚的学术氛围,是丁志丽初到7026威尼斯官网的印象。2005年8月,丁志丽从扬州大学硕士毕业后入职7026威尼斯官网。她一直觉得,教师的工作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在不断更新,教师也应不断提升自我,终身保持学习的热情。为了能够提高教学素养并促进学校重点学科——水产学科的发展,丁志丽前往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这期间,丁志丽不仅受到了导师的言传身教,还感受到了导师对于工作的认真负责以及教师这一职业的魅力。学有所成后,丁志丽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不遗余力地分享给学生和同事们,并且快速投入到了科研工作和教育事业中。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践类很强的理工农科教师来说,将好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丁志丽说。秉持着这一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她会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的科研思维,用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学生的科研梦想,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真正的收获。
任教十余年来,丁志丽一直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她鼓励学生以竞赛为契机,阅读文献、拟定研究计划,最终动手实践,锻炼自己动手能力和学科技巧。“一旦学生在竞赛中获奖或在刊物上看到自己的名字,会感到特别有成就感,这会激发学生在大学生涯中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也会促发他们进一步学习深造的愿望。”近年来,丁志丽指导本科生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获国家级A-类学科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以及省级A类学科竞赛三等奖3项,在一级期刊发表论文2篇,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
▲丁志丽在组会上指导学生
教书育人,激发热情
作为硕士生导师,丁志丽将学生的培养作为自己的学术生命。虽然她对研究生的作息时间没有特别规定,但对学习的进度和效率做了严格要求。比如她要求自己的学生每周在固定时间进行组会汇报,要求研一的学生每周将阅读的文献做成PPT进行展示,高年级学生将试验进展进行总结。“丁老师不仅是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而且是生活中能与学生友好相处的良友。”这是李柒梅同学眼中的丁志丽老师。在课堂上,丁志丽不仅仅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切身理解开展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切实做到“科为民用”。同时,丁志丽还常常以自身形象影响学生,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心路历程和学生们分享。当她严谨地与学生们探讨文章的一字一句时,学生们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生活中,丁志丽常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挂在嘴边。她密切关心学生们是否能适应学习压力,她会和他们欢快地聊家常,也会担心他们因为做试验而不吃饭或熬夜。她的学生,省级优秀毕业生熊云风说:“丁老师亦师亦友的指导方式让我从一名懵懵懂懂的‘实验机器’,逐渐成长为追求‘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求知者。她既是我的科研导师,更是我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谈及丁志丽修改第一篇SCI论文的场景,周东生同学记忆犹新:“当时我英语表达不好,也不清楚怎么写引言、结果和讨论。但老师仍然鼓励支持我,先给我讲解引言的逻辑,再给我讲解如何描述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深入讨论。在初稿完成后,老师先帮我修改逻辑,再逐字逐句给我改句子。老师做事效率高,常常连着好几个白天和晚上持续修改,即使脖子酸疼也坚持完成,这让我非常敬佩。同时也让我下定决心,在以后工作中要学习老师的热情和效率。”
目前,丁志丽已指导研究生第一作者发表一级刊物论文2篇,SCI一区和二区TOP论文各1篇,SCI三区论文1篇,指导2位学生论文获校级优秀硕士论文,指导3名学生获校级优秀毕业生和2名学生获省级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
▲丁志丽正在进行研究工作
服务社会,创造价值
多年求学、科研及教学的经历让丁志丽坚信科研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并创造价值。“作为高校老师,除了教学,还必须有好的科研成果,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应用和推广,这对提高生产力,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丁志丽聚焦于我省典型的淡水虾——青虾的研究。在该虾的绿色配合饲料配制与投喂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技术突破,并且成功研发出绿色配合饲料系列产品。这一系列产品如今已在我省尤其是湖州地区20多家水产饲料企业推广应用,取得重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时相关科研成果获得了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校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此外,丁志丽还针对浙江代表性的淡水鱼和虾的亲体饲料的营养着手进行研发,可望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在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丁志丽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利用现有的平台和团队,通过教学手段的改革、科研实践的创新,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和人才支撑。同时,她将继续围绕浙江省主导养殖品种开展营养和健康养殖研究,将研究成果在相关生产企业广泛推广应用,以此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促进绿色渔业的发展。
“科研的问题一定来源于生产实际,今后我将继续深入生产一线,以水产学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及省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立足于水产养殖产业的需求,对难题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将科技成果积极转化并推广,提升我国水产养殖的技术水平,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丁志丽凭借着自身对专业的热爱,对科研的热情,传承着对水产养殖产业难题攻坚克难的希望。
大学生通讯社 学生记者:冯依倩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7026威尼斯(中国)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