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6威尼斯官网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点赞湖师人】唐琼英:让党旗在田间地头高高飘扬(图)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4-07-01

  【编者按】在湖师,就在我们的身边,总会涌现出一些闪耀着奋进之光的师生,他们用实际行动传承“明体达用”校训精神,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接力续写湖师人的光荣和梦想。校网、校报和学校官微同步推出【点赞湖师人】栏目,镜头向下,聚焦一线,选树优秀师生团队和先进个人典型,深入挖掘优秀事迹,以典型说话,用榜样领航。本期报道唐琼英:让党旗在田间地头高高飘扬。

  “17年4月来到湖师院,我找到自己的办公室,知道坐在哪里之后,我就赶去高邮的罗氏沼虾育种基地了。带着学生在基地实践了好几个月,第二个学期才回来。”眼前这位衣着朴实、笑容明媚的女士,便是来自7026威尼斯官网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师唐琼英,身形并不高大的她,却拥有着多重身份:在同事心中,她是深耕基层党建的“双带头人”、兢兢业业的好支书;在学生眼中,她是教书育人的“模范标兵”、循循善诱的好老师;在虾农口中,她是助力共富的“行家里手”、无所不能的大专家。在这么多角色中自由切换,哪个才是真正的她?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唐琼英用十年磨一剑的情怀,积极投身“三农”事业,把科研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科研成果留在农户家中,让鲜艳的党旗在乡村振兴的一线高高飘扬。

钻精科研  深耕教学

  清澈的塘水中,无数身体鲜亮、双钳蔚蓝的罗氏沼虾在欢快游弋,每一只都有手掌长短,这就是罗氏沼虾新品种“数丰1号”。据了解,唐琼英所在的团队从2016年开始罗氏沼虾“数丰1号”的选育工作,经过4代选育以及2代生产性对比试验(共六年)后申报“国家级新品种”,并于去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获批罗氏沼虾“数丰1号”新品种,同年,参与建设的育种基地也被国家农业农村部批准为“国家级良种场”。

▲罗氏沼虾“数丰1号”(左雌右雄)

  六年栉风沐雨,六年春华秋实。据了解,该团队每年从数万只罗氏沼虾中选种,最终只留下500余只作为种虾,再从中挑出公母进行配对,繁殖后代。就这样,经过一代一代的选育,数丰品系的虾苗在生长性能、抗逆能力、耐运输特性等方面不断增强,“数丰1号”已成为罗氏沼虾产业界的“巨无霸”。

  然而,在新品种面世之前,数不清的实验,无数个攻坚克难的夜晚是唐琼英所在团队的日常。就以“数丰1号”耐寒试验为例,“一般一次耐寒实验需要一周时间,其中有4天我们都要通宵测试,实验离不开人。”唐琼英介绍,由于罗氏沼虾多从东南亚热带地区引进,要本土化大范围大规模养殖需要提高其耐寒能力,哪怕增强1℃的耐寒性能也是有意义的。

▲唐琼英(左二)带着研究生在大塘里进行耐寒实验

  除了耐寒,“数丰1号”的抗病力也实现了突破。曾经,罗氏沼虾养殖中常常出现“长不大”的“铁虾”情况,导致罗氏沼虾养殖户严重减产、减收或亏损。为了不让养殖户的心血白费,唐琼英所在团队千方百计研究对策,与合作单位联合攻关“铁虾”问题,夜以继日地在实验室开展抗逆、抗病实验,大家累了就交替着休息,日升月落成了模糊的时间概念。最终,团队采用“铁虾”病原检测技术,保证了传代保种亲虾、扩繁种虾及销售到养殖户的虾苗不带“铁虾”病原,从源头做好了病害防控,大大降低了“铁虾”的发病率。

  科研的道路并不平坦,但团队的意义体现在关键时刻相互支持、相互成就。提起科研期间的温馨时刻,唐琼英眼神亮了,她翻出朋友圈,回忆起那个令她印象深刻的生日:“记得有一年冬天,快天亮的时候我们还在忙着实验取样,这时我的一个曾做过厨师的研究生,利用我们采样剩余的虾仁和方便面等食材,做了一锅‘冬阴功面’,盛了一大碗端到我面前,同学们还给我唱起了生日歌!我既震惊又激动,这个连我自己都忘了的农历生日,研究生们在这么劳累的情况下都还记得,并以这么特殊的方式给我庆祝生日,真的很感动!”说着,唐琼英的脸上止不住的笑容。

▲唐琼英与所指导的第一届研究生合影

  日复一日的坚持收获了不俗的成绩。相比之前的罗氏沼虾品种,“数丰1号”个头更大,生长速度更快;团队近3年协助推广良种虾苗100亿尾以上,经济效益超20亿元,在目前罗氏沼虾市场中占有率超过30%。“保住行业老大,我们还是有信心的!”谈起未来发展,唐琼英信心满满。

党建引领  产学结合

  除了水产研究员、养殖罗氏沼虾的行家里手,唐琼英还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7026威尼斯官网生命科学学院水产系教工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她深耕基层党建10余年,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这两个光荣的身份在她身上达到了完美的融合,也相互成就着。

  在“田间课堂”这个名词流行以前,唐琼英团队早已将面对面为基层养殖户授课当做一项持之以恒的日常工作。她与团队成员们牺牲空闲时间扎根乡村,把科学理论技术以可视化、通俗化、简单化的形式传授给广大基层养殖户,为渔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担任支部书记以后,唐琼英进一步推进浙江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工作,组建起一支建在百姓身边、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农学党员队伍。

▲唐琼英(右)调研养殖户

  除了日常走访当地养殖户以外,唐琼英团队还抓住数字化改革契机,开设了线上服务平台——“24365热线”,顾名思义,365天、24小时实时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帮助。该团队在线为罗氏沼虾“望闻问切”,让养殖户在致富路上越跑越欢实。

  作为支部书记,还经常需要主持党日活动。唐琼英想,他们每天都驻扎在实践基地,何不把主题党日也搬到田间地头?

  说干就干,唐琼英利用湖州作为世界淡水养殖重要发源地、“两山”理念诞生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所在地等产业和文化资源优势,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搬到田间地头,以“沉浸式”课堂激发党员师生知史爱党、知农爱农意识。

  科研骨干兼任党支部书记的这些日子里,唐琼英坦言:“我的日常确实是非常忙碌的。”从田间地头的红色课堂,到科研基地内的彻夜坚守,再到硕士点、博士点的培育建设,每一处都有唐琼英奋斗的身影。但当问及她最深刻的感受时,唐琼英笑了,她说:“虽然累,但也收获了很多,很值得。”

深入田间  振兴共富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秉持着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想法,唐琼英团队以科研成果服务地方,奋力扛起“助乡村振兴、促共同富裕”的大旗。

  “这3年来,我们团队奔赴江苏、浙江、广东等8省共25市,开展20次调研,25次培训,开展培训授课200余次,致力于将渔业养殖户培养成专门技术人才。”唐琼英对于共富工作如数家珍,一次次深入田间地头的培训不仅推广了新品种,更为虾农普及了科学的养殖方式,探索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路径。

▲唐琼英给养殖户授课

  在湖州市长兴县洪桥镇河蟹产业共富工坊服务中心,当地的养蟹大户老钱正在测试河蟹自动包扎设备,谈到近年来产业的蜕变和发展,老钱笑了:“以前,我们蟹农都是‘单打独斗’,受制于养殖技术,产量低且品质参差不齐。现在镇上组建起了‘共富工坊’,经常有顶尖的专家来到蟹塘指导,推广数字化、智能化养殖设备的应用和套养模式,帮助我们实现产量、品质双提升。”

  在带动养殖户致富的工作中,唐琼英团队与地方协同创建的“蟹为媒”共富工坊入选浙江省首批省级示范“共富工坊”,支部“共富渔歌”党建品牌入选浙江省第二届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专精科研的同时,唐琼英团队充分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推动支部党员成立“水产养殖与水环境修复团队”,开展淡水池塘绿色养殖关键技术攻坚,实现60万亩池塘养殖尾水全域治理,得到农业农村部领导高度肯定。

  “要分秒必争,充满激情,一刻不放松!”这是唐琼英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行业专家,唐琼英不畏艰辛,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作为人民教师,唐琼英耐心细致,对学生寄予殷切期望;作为党支部书记,唐琼英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伟大战略,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不论对待哪一重角色,唐琼英都做到了“充满激情”,在科研领域奋勇争先的同时,唐琼英牢牢牵住了学生和农户的手,以奋进的姿态,做好党建工作的领头雁、学生成长的贴心人、共同富裕的践行者。